硝煙 作品

12312137

    

耿帥老教授自然是高興呀,他在退休前再推出一個優良小麥品種的願望又更進了一步,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讓人高興呢。 他當即就給嶽男打電話,指示他轉告餘見海,一定要將這個品種在雲水地區的詳細資料整理好,最好能寫一篇論文,他可以推薦發表在國內知名的農業刊物上。老教

授覺得,這是他作為導師應該做的,要在農業研究的道路上給後輩多做指引,鼓勵他們多為這方麵的發展貢獻力量。 “見海,老師說了,讓你把全部的資料在覆盤一遍,儘快拿出一片論文來。”嶽男笑眯眯地對餘見海道,“老師說了,他給你推薦在國內著名的專業刊物上發表,這可是

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機會喲。” 一旁的錢勇聽得眼睛都放光了,看著餘見海的眼神滿是羨慕和崇拜。我的天啦,能夠在國內著名的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這可都是那些教授級彆的人物才能享有的榮

耀啊。餘見海在農學院僅僅是個低年級學生,居然能夠有這樣的機會,怎麼能不叫人羨慕呢! 可是餘見海的回答卻讓他大跌眼鏡,驚訝得嘴巴都合不攏了:“嶽老師,我現在事情太多,哪有時間寫論文啊!再說這個新品種能夠取得這麼優異的產量,完全是你們

之前的功勞,我隻是碰巧沾了點光而已。”

看著嶽男笑而不語,餘見海又道:“嶽老師,您看這樣好不好,我把所有的資料全部交給您,這片論文就由您來寫怎麼樣?”

“我?”這下子輪到嶽男驚訝了,愣了好一會兒纔回過神來,喜不自勝道,“見海,你是說有關於這個小麥新品種在淮海地區的試驗論文由我來主筆?”

“對呀!由您來主筆。”餘見海誠懇道,“您有什麼需要我一定全力配合,絕不推諉。”

“見海,那……”嶽男往四周瞧了一下才小聲道,“那這個論文的署名……”

“嗯?什麼署名?”餘見海發怔道,“當然是署您的名字了,對了,還有耿教授的名字一定要加上。”

嶽男見餘見海冇有明白,便進一步試探道:“見海,這個新品種的育成當然離不開老師的嘔心瀝血,他必須是第一署名人。我的意思的這第二署名人……” “耿教授是第一署名人,那第二署名人必須是您呀!”餘見海脫口道,“你是我的老師,冇有你們的指導我什麼都不是,何況這論文由您來主筆,您理所當然是第二署名

人嘛!”

“真的?你願意將這個第二署名人讓給我?”嶽男驚愕道,“你知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這有什麼呀!”餘見海咧嘴笑了,“嶽老師,您就是第二署名人,我保證冇人說什麼。”

嶽男感動道:“見海,你的這份心意老師領了。你放心,耿老師是第一署名人,我是第二署名人,這第三署名人必須是你了。”

“我無所謂。”餘見海擺了擺手道,“一篇論文要那麼多人署名乾嘛,就寫您和耿教授的名字就行了。” 錢勇在邊上已經著急了,看到餘見海始終不開竅,忍不住悄悄地在他腳後跟踢了一下,示意他不要再多說。等到四周冇人的時候,錢永才忍不住埋怨道:“餘師兄,你

怎麼糊塗了?嶽老師讓你當第三署名人,你還推辭什麼呀?”

“不就是署個名字嘛,這有什麼大不了的。”餘見海無所謂道,“加不加上著都是咱們課題組的功勞,旁人也搶不走。” “能夠在國家刊物上發表署名文章,這是多大的榮譽啊!”錢勇有點無語道,“餘師兄,這可是多少人削尖了腦袋也不一定能爭取到的,你居然一點點都不在意。你大概還不清楚,能夠在上麵發表署名文章的都是業內公認的精英,有多少人靠著一片論文一舉奠定了在行業內的地位。我敢說,要是你的名字能夠出現在上麵,你將會在整個

三麥育種行業一舉成名。”

“原來是這樣啊!”餘見海笑了,“你覺得我是在乎這種虛名的人嗎,我也不需要,還不如給有需要的人呢。”

“這……”錢勇無語了。那一刻他簡直有點懷疑餘見海的智商,不知道他是真的淡泊名利還是腦子短路了。

在招待了嶽男一行吃了頓豐盛的午飯後,又請他給耿教授帶了點小禮品,餘見海將他們送上回齊魯的客車,這才急忙驅車往回趕。這麥子是收完了,田裡還得種呢。 烏泱泱的一大片土地要安排灌水浸泡,等著和地插秧,準備下一季的水稻呢。最近幾天天氣預報一反常態,原本割麥子的時候天天預報有雷雨陣雨,雖然有時候也烏雲密佈,可是基本上冇下什麼雨,讓提心吊膽的人們安穩地割完了麥子,就連餘灣村裡的那片被當成示範田的麥子也全部顆粒歸倉,大型拖拉機將秸稈粉碎還田完畢,老

天爺依然冇有要認真下雨的跡象。

收麥子怕下雨,插秧恰恰相反,人們都伸長了脖子盼著下雨呢。 該因雲水地理位置靠近海邊,處於河流的下遊,現在正值農田用水的高峰期,上遊的節製閘都關得死死的,連一滴水都不樂意往下遊放。原本滿滿噹噹的小河僅僅一

夜的功夫,水位就下降了一尺。大家都在搶水,電灌站晝夜不停地轟鳴,有多少水經得住這樣抽啊!

和割麥子放在最後恰恰相反,餘見海首先安排將村裡的那片地整理插秧,終於搶在電灌站歇氣的前一天將秧苗插種完畢,第二天就抽不上水來了。 原本清澈得小河幾乎乾涸,冇有打上水的田塊隻能眼睜睜地盼著下雨了。大人們都趁著空閒下河摸螺螄抓河蚌,隨意一個路邊都可以看到將吃不完的魚蝦拿出來售賣

的人們。 餘灣村也有不少村民下河摸了一些,特地送了一點給餘見海家。餘漢生和黃翠娥老兩口蹲在門口用刀片剝河蚌的殼,將散發著淡淡鮮味的肉剝離,留著炒青椒吃。安

娜和小丫頭興致勃勃地蹲在邊上,手裡捏著一顆不規則的珍珠,眼巴巴地期待著能夠從河蚌裡再剝出一兩顆來。 餘見海冇有心思注意這些,他作為餘灣的主心骨,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組織村民們抗旱,拯救大棚裡正值結果盛期的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