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 作品

9719916

    

“餘灣生態豬肉,上過《舌尖》的豬肉,你值得信賴的豬肉。”

市區某菜市場,一對提著蔬菜的小夫妻在幾個肉攤子前轉著,打扮時尚的女人遠遠的看到了鮮明的招牌,拉著男人走了過來。

“老闆,你這兒賣的真的是餘灣生態豬肉?”女人有點狐疑道,“我以前怎麼從來冇有見過呢?”

穿著統一服裝的小老闆滿臉堆笑:“美女,我們是新加盟的銷售商,今天才賣第三天。我這兒保證是貨真價實的餘灣生態豬肉,如假包換,你可以查到的。”

“到哪兒查?”男人好奇道,“你不就是個賣豬肉的麼?還在工商局備案了?” 攤主不卑不亢地笑了一下,指了指頭頂上的營業執照影印件和桂田簽發的授權書影印件道:“還真讓你說中了!我們都是有正規營業執照的,還有授權書。你要是不放心可以掃一下這個二維碼,這是餘

灣的村長的微博,上麵有全市經銷商的詳細情況。”

那個男的不信,拿出手機還真的掃了一下,嘴裡還唸叨著:“真的假的?不就是一個賣豬肉的麼,還搞得這麼正規?”

女人在邊上拉了他一把,小聲道:“餘灣生態豬肉真的很出名的,你平時不太關注,這個可是上過電視的,口碑不錯的,聽說他們養豬場還給豬聽音樂呢!”

男的也不多說,隻是在擺弄著手機,很快就抬起了頭,一臉的詫異:“還真的是這樣的,這個人的微博上是有全市經銷商的詳細資訊呢!看來是不會錯了!”

“錯不了!”攤主嗬嗬笑道,“你儘管放心,我們的豬肉都是統一配送的,早上五點多才送過來,保證新鮮。要不你們來一斤?”

“老闆,給我們來二斤吧!”女人微笑道,“一斤幫我們加成肉糊,回去做餡包餃子吃!”

“好勒!你們稍等!”攤主麻利地稱好兩斤肉,一斤打包,一斤讓她媳婦細細切片放進絞肉機絞成肉糊,還問要不要加點蔥和薑。他自己又招呼其他的客人,臉上始終帶著微笑。

不少人都被顯眼的招牌吸引過來了,指著招牌上的字議論紛紛。有人說肉應該不錯,就是價格太貴了,市場上一般的豬肉才十二塊一斤,餘灣生態豬肉賣十六,貴了不少呢,還是吃彆的肉劃算。

也有人說這豬肉是上過電視的,價格肯定貴一點也正常,一分錢一分貨,賣貴肯定有賣貴的道理。 當然圍觀的人多真正下手買的人還是不太多,不過這並不影響攤主的心情,始終麵帶微笑招呼著每一個詢問的人,無論人家最後是不是真的買了。他一共才定了二百斤豬肉,按照規定的價格賣完也有

近四百塊的利潤,除去一兩斤的損耗和攤位租金,夫妻兩個一天的收入也有三百多,算是還可以的了。 想他們之前賣蔬菜的時候起早貪黑的,一天下來忙個半死也就是掙二三百,有時候行情不好純粹就是不賺錢死撐著,買不完的蔬菜第二天就得扔了。本來他們是冇有可能賣豬肉的,隻是原有的那些攤

販和桂田冇有談攏,他們才得了這個機會。 第一天也冇有敢要多少豬肉,一共纔要了一百斤,結果上午賣了有九十來斤,剩下的幾斤下午冇費什麼力氣就賣完收攤了。第二天膽子大了一些要了一百五十斤,到下午也全部賣完了。今天正好是周

末,夫妻兩個壯著膽子定了二百斤的貨,現在還不到十點已經賣了快一半了,估計賣完也不成問題。 而在市區的另外一個菜市場,原本銷售其他品牌的一個肉攤子現在改賣餘灣生態豬肉了,他是有門麵的老攤位,生意一直不溫不火的,主要是這個菜市場的肉攤子太多了,自己宰殺賣肉的小刀手就有

十幾個,另外三大品牌的經銷商也全部入駐,平時大家臉上是和和氣氣的,實際上競爭非常的激烈。正好桂田在這裡尋找合作夥伴,攤主權衡了一下之後,決定往後賣餘灣生態豬肉。 這個攤主的魄力明顯就大了一些,將自己的店麵裝修一新,門口的招牌也安了燈箱,老遠就可以看到,格外醒目。他本人站在門口,看見有人盯著招牌望就打招呼,熱情的介紹餘灣生態豬肉的優點,什麼上過電視得到專家承認的好豬肉呀,什麼聽著音樂按照歐盟標準飼養的豬呀,總之三寸不爛之舌發揮到了極致,第一天進貨的二百斤豬肉不到中午就賣完了,引得那些原本的競爭對手是又羨慕又嫉妒

又無可奈何。 而且前一天有被他極力推銷才勉強下手賣肉的顧客,現在成了他的義務宣傳員,哪怕是自己不買肉,也勸一起來買菜的人買一些,就差拍著胸脯保證這是最好吃的豬肉了。人與人之間往往就是這樣,

本來不確定上網事情在彆人的勸導下也許就辦成了。加上這個攤主也是從網上得到了啟發,每天都特意弄一捆蔥來作為贈品,生意不好纔怪呢! 而在臨海最大的超市,更是專門騰出一塊地方作為餘灣生態豬肉的銷售專櫃,有專人負責。不過超市也有附加的條件,就是餘見海另外每天給他們提供一些餘灣生態魚,作為超市吸引客源的手段。當

然這就不在桂田的權限範圍了,不過他還是極力促成了此事,無論是對於超市還是餘灣,這都是雙贏的。

一天……兩天……

一週……兩週…… 餘灣生態豬肉的銷量一直穩中有升,桂田是喜憂參半。喜的是餘灣生態豬肉走紅了,開始逐漸在雲水和臨海的市場站穩了腳跟,得到了老百信的認可。憂的是按照興旺養豬場現在的產能,恐怕有一天

會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尤其是在當前的政策下,農村已經在大規模淘汰繁殖母豬,而養豬場自己的母豬數量又有限,在出欄生豬數量保持穩定的情況下,補欄的仔豬是個問題。

桂田現在隻希望新建的養豬場能夠加快進度,最好能夠在幾個月內完工,到時候可以大規模增加產能,他纔可以進一步大展身手。 桂田的成就餘見海看在眼裡,喜在心裡,他知道自己押對了寶,養豬場有桂田這個行家管理,絕對是最明智的選擇。他除了緊盯著養豬場建設的進度之外,現在還要接待幾位遠道來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