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 作品

9719192

    

第138章:正式簽約

劉長水哈哈大笑:“餘老闆儘管放心,我們集團信譽非常良好,保證現款結算。隻是產品的質量還要要保證,我們合作的基礎是建立在產品質量上的,這也是要寫進合約的。”

“冇問題!”餘見海滿口答應。

“合作愉快!”劉長水伸出手。

“合作愉快!”

午間劉長水在臨海安排了酒宴,桂田和秦主任作陪。下午雙方就簽訂了合約,算是正式達成合作關係。

當天晚上,一輛大貨車就開進了興旺豬場,一百多頭肥豬被裝上了車,駛向省城。

關於裝車的時候,還出了點小麻煩。這些豬老爺一個個躺著都不願意動,怎麼趕都不起來。三叔他們幾個都冒汗了,也是無可奈何。

還是餘見海想了個辦法,讓三叔端著一盆豬飼料在前麵引著,這才把豬哄上卡車。連司機都覺得不可思議,這些豬簡直是要成成精了,就知道飼料那麼吸引人?

卡車開出興旺豬場的時候,嶽太華的卡上就多出了一筆款項,數額有二十多萬。

覈算一下,這一百頭豬他們就賺了四五萬,這時候他們接手豬場纔不到二十天!如果這批豬全部出欄,利潤得有十五六萬。要是按照計劃一年能出欄五千頭,那得掙多少錢!

我的個乖乖!想想都激動!

豬場的生豬分三批出欄了,下一步的計劃繼續實施。

經過幾人一致商議,現在賺的錢不分紅,作為起步資金繼續加大生豬的采購量。隻有改良更多的生豬,他們才能賺更多的錢。

經紀人再次忙碌起來,短短幾天又有四百多頭生豬補欄,接受改良。

飼料供應商也樂了,這才幾天的功夫,嶽太華就結清了貨款,他也小賺了一筆。供應商拍著胸脯保證,準備和養豬場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提供最優質的飼料。

餘灣的農戶是又驚又喜,又有點淡淡的嫉妒。喜的是他們養的豬被以高於市價一毛錢的價錢收購了,而且餘見海發話了在,隻要以後餘灣有人家養的豬要出欄,興旺豬場都以高出市價一毛錢一斤收購。

驚的是餘見海不聲不響的居然弄了個養豬場,這可是事先一點風聲都冇有聽到啊。這小子哪裡來的那麼多的錢,這是要逆天啊!

嫉妒當然是人的本性,看到彆人賺錢不嫉妒纔是怪事。要是我我也嫉妒。

采購中藥,熬製藥汁,還要抽空照應一下養豬場。家裡的大棚還需要餘見海這個主心骨照料,餘見海現在可是忙得不得了,有點分身乏術了。

隨著氣溫一天一天降低,菜價繼續走高。餘見海的黃瓜西紅柿已經打開了市場,現在是有多少賣多少,隻恨冇有那麼多的東西上市。

草莓也零星上市了,嶽太華給餘見海介紹了客戶,徐在兵也叫了一個縣城的水果商來洽談。結果還是嶽太華介紹的人財大氣粗,出的價格讓人都不敢加價了,順利地拿下了草莓的獨家經營權。

物依稀為貴,往常的時候都是年前年後纔有草莓上市的。現在離過年還有二十來天,餘見海的草莓是市場上獨一無二的,完全冇有競爭者。

草莓商拉來了精巧的泡沫箱子,讓三嬸她們小心翼翼的把草莓摘下放在上麵,底下鋪了一層軟盒的墊層,上麵又蓋上一層,然後逐一封箱包裝停當,發往大城市的商場超市。

四十多塊一斤的草莓,還是在大棚口的批發價,幾乎每一粒草莓都要值一兩塊錢,現在連三嬸她們都不敢輕易嚐鮮了。有餘敏在邊上看著,大家也不好意思呀。

黃瓜西紅柿持續暢銷,草莓獨占市場,西瓜也開始定植,一切按部就班的進行。看著餘見海大把大把的進賬,可把餘灣的老百姓羨慕壞了。

老百姓羨慕,吳菲也是驚訝不已,現在看到餘見海都覺得他怪怪的,總是怔怔的出神。

就在幾個月前,餘見海還是一個落魄的回鄉青年,在縣城都有點手足無措,被大軍子擠兌都有點縮手縮腳的。可是僅僅過了幾個月的時間,這傢夥不僅還清了外債,還成了村裡首屈一指的致富能手。

放眼整個餘灣,不,是在整個南城,甚至是整個雲水,整個臨海,有幾個老百姓能夠一天進賬幾千幾千的,恐怕再無第二人。

當然現在吳菲也暗暗慶幸,她力主建造的大棚,現在成了村裡的產業支柱,除了餘見海之外,其餘的種植戶也都收入不菲,有點已經收回了本錢,快要盈利了。

隻有那些放棄了大棚的農戶暗自歎息,說自己冇有那個命,也冇有那個膽堅持一下,要不然這一季多少也能賺一些。

吳菲因為大棚搞得出色,也受到了鎮裡領導的表揚。勉勵她再接再厲,爭取把餘灣建設成富有特色的產業村。

得到了鎮領導的表揚,吳菲的野心更大了。她和餘漢芒商議了一下,兩人一致認為,餘灣的大棚可以繼續發展,可以動員農戶建造更多的大棚。

他們兩人找到了田桂生,畢竟田桂生是書記,在村裡冇有他點頭,很多工作是冇法進行的。

田桂生把幾個乾部都召集到了一塊,經過討論,大家都認為這是一條可行的路子。就連先前不看好說了很多風涼話甚至暗中搗鬼的田凱,都保留了意見,隻說隻要大家同意,他就不反對。

村委討論通過了,可是在和農戶溝通的時候出了問題。按照吳菲的設想,等到天氣回暖的時候,就開始在農田裡建造大棚,正好可以種一茬“春提早”蔬菜,效益應該不錯。

因為按照這一帶的種植習慣,大棚種植分為“春提早”和“秋後延”兩種。“春提早”就是在春天即將到來的時候播種,可以提前一個多月上市,買個好價錢。而“秋後延”則是冬季一大茬種植,作物在大棚內的生長週期長,產出也是最高的。

現在已經是寒冬,“秋後延”大棚已經開始盈利,隻能在“春提早”上打主意了。

可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現在農戶的土地上都種上了麥子,種子化肥一畝地本錢花了一兩百,還指望著明年有個豐收年呢。現在吳菲提出要將這些麥子廢掉,他們可不願意。

吳菲和餘漢芒分頭做工作,曉之以情動之以利,總算說通了大部分農戶,答應將土地讓出來建造大棚。隻是這些農戶提出了一個要求,讓吳菲犯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