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遠東小說
  2. 永曆十四年
  3. 第四十二章火計
三頭蛇王 作品

第四十二章火計

    

-

[]

馬寶自去定邊縣養傷之前,便將所部軍馬交給心腹將領張琪和馬成統領。

趙良棟調守西城後,這兩人對趙良棟的軍令也是陽奉陰為,而趙良棟對他二人也是無可奈何,畢竟馬寶有吳三桂撐腰,自己不過遊擊將軍,說句不好聽的他的官職還冇有馬成和張琪高。

他隻得將張琪二人調至後寨,來個眼不見為淨。

張琪和馬成也樂得到後寨清閒,而且馬寶臨走時,讓他二人相助李本深和白廣恩助明軍突圍,他們躲在後寨也方便行事。

楚雄城內,自從和馬寶等人談妥出城暗號後,李興便令陳文安排人手日夜查探南城白廣恩營寨的信號。

而各營軍馬皆是人不卸甲,馬不離鞍,隻等城南清軍信號。

接連過了幾日,清軍大營並無任何異狀。

李興和萬有纔等人也是暗暗心中焦急,隻不過此刻他們也冇有彆的辦法,隻得苦苦等待。

五月初六,也就是清軍圍城的第十八日。

當日入夜之後,天氣陰沉,烏雲密佈,滿頭幾無半點星光。

李本深恐遲則生變,誤了吳三桂的大事,便悄悄聯絡白廣恩,張琪,馬成等人。

幾人協商之後決定當夜便發信號給城中明軍,讓明軍出城,而他們則乘亂在趙良棟寨中點火,製造混亂,放開明軍撤往西南的口子。

當夜子時剛過,正在南城巡邏的陳文突然發現,南城的白廣恩寨中亮起了三盞紅燈,連成一串,在黑夜中煞是醒目。

陳文不敢怠慢,連忙趕到府衙向李興彙報軍情。

如今困守孤城,此刻李興隻能選擇相信馬寶他們了。不然曠日持久,楚雄必然陷落。

況且曆史是的吳三桂就是一邊追殺李定國,一邊利用馬寶這些降將和流竄緬甸的永曆朝廷保持聯絡,隻不過後來是迫於清廷的壓力才擒殺朱由榔。

李興有理由相信,值此清廷抵定天下之時,而八旗兵又不善於在雲貴的山地作戰,吳三桂選擇留下自己對他亦並非壞事。

因此李興當即命令全體官兵按原定計劃,立即出西門,準備突圍。

一隊隊明軍士兵保護著城中百姓打開西門,藉著夜色的掩護便向趙良棟大營前進。

趙良棟能在後世被譽為清廷河西四漢將,在平定三藩之亂中為清廷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被清廷晉封一等子爵,絕非浪的虛名之輩。

他治軍甚嚴,接手西城防禦之後便令所部軍馬刀不離身,人不卸甲嚴密監視城中明軍動向,不可懈怠。

而且在營寨之外部署了數十名暗哨,以防明軍突圍。

所以明軍剛離開城門,便被守寨的清軍發現。

“鐺,鐺,鐺,鐺,鐺。”隨著一陣陣急促的鳴鑼聲。

守寨的清軍在夢中驚醒,然後一手拿起身邊的武器,在各自千總的率領下爬上箭塔,登上寨牆。

一支支火把在寨牆上點起,將整個西城大寨照的宛如白晝。

作為此次突圍的先鋒秦風看到清軍已經發現,當即命令全軍突擊清軍的營壘。

藉著清軍的火把,秦風令火炮兵將兩門虎蹲炮架了起來,就朝著清軍的營寨開始射擊。

一千餘明軍士兵頂著盾就往清軍營寨殺了過去。

“呯,呯,呯。”“呯,呯,呯。”寨牆下響起了急促的火銃聲。

由於清軍在營寨外麵挖了數道壕溝,而且打滿了木樁。所以明軍隻得拚死攻擊寨門。

兩邊寨牆上的清軍和寨後箭塔上的清軍則可隨意地攻擊寨門前的明軍。

隻一瞬間便有近百名明軍倒下。

秦風紅著眼睛下令用盾牌掩護火炮兵往寨門前抵進,在付出了三十餘名士兵生命的代價下,火炮兵終於將火炮抵近了寨牆。

“嘭,嘭。”隨著兩聲巨響,木製的寨門被鐵彈砸的碎木橫飛。

李興的磐石營和萬有才的虎捷營這時也殺到寨門之下。

數百名火銃兵在盾牌的掩護下朝著寨牆不斷的射擊,直打的寨牆上的清軍不敢抬頭。

趙良棟在明軍出城之後便向索渾等人派出了求援的傳令兵,更是調了後寨的張琪所部軍馬支援前寨。

李本深和白廣恩收到訊息後亦是不敢怠慢,雖說他們勾結明軍,但是此刻如果不發兵的話,明天他們恐怕就是他們的忌日了。

故此兩人各點了一千軍馬便朝西城殺來,不過殺到西城之後隻是和明軍後隊的萬有才部相互鼓譟,並不接觸,聲勢到是十足。

寨牆上督戰的趙良棟,聽到寨外殺聲震天,知道援軍已到,更是不斷地揮刀狂呼:“援軍已到,弟兄們給老子殺呀,給老子殺呀。”

寨牆上的清軍聽到援軍到了,亦是奮起餘勇,不斷地攻擊著寨牆下的明軍士兵。

東城的索渾聞得明軍攻擊西寨,由於深夜作戰,他擔心中了明軍的聲東擊西之策。

便令張勇緊守營寨,他自己則率麾下馬甲支援西寨。

索渾營寨的異動,早被李本深和白廣恩的哨騎發現。

兩人知道再不發動,必然誤了吳三桂的大事,當即命令早就埋伏在西寨的親信四處放火。

當夜月黑風高,那火點起之後,便是火逐風飛,漫天徹地,將後寨燒一片通透。

而西寨留守的清軍俱是馬寶所部,守將馬成本是馬寶的親信,火起之後便大聲鼓譟:“不好了,明軍殺進來了,快逃呀,快逃呀。”

由於當夜東風甚急,此刻西寨的火勢已經蔓延南寨,白廣恩所部的清軍亦是鼓譟起來,這些士兵在白廣恩親信的率領下也是狼奔犬逐,鬼哭狼嚎地往東寨逃去。

在西寨堅守的趙良棟所部清軍看到後寨起火,哪裡還有甚麼心思守寨,一個個心慌意亂,左顧右盼。

攻打寨門的明軍乘機猛攻寨門,由於清軍此刻兵無戰心,隻片刻就被明軍攻破了寨門。

無數的明軍便往營寨內湧去,破寨之後也不追殺清軍,隻掩護著百姓往西南官道上拚命地衝。

這時陳文的馬隊也殺入營中,這些騎兵在大寨裡往來衝突,不停地丟著火把,將整個西寨弄的混亂不堪。

守寨的清軍本就喪膽,此刻哪有心思迎敵,一個個哭爹喊娘,四散逃命

趙良棟帶著親衛砍殺了幾個逃跑的綠營兵,然而軍心已亂,任憑他如何彈壓,卻是根本收攏不住軍馬。

而此刻防守寨牆的張琪部更是被亂兵裹挾,倒卷著將旗往北城營寨退去。

他無奈之下隻得帶著親衛收攏了數百名綠營兵也往北寨逃去。

李興和萬有纔看到清軍大亂,亦是不停地督促著軍馬往西寨裡衝突。

白廣恩和李本深看到李興殺進西寨,亦是高呼著:“殺死這幫南蠻子,殺死這幫南蠻子。”督促著部下往寨門追殺了過去。

索渾帶著馬隊趕到時,白廣恩和李本深所部清軍卻是堵在寨門裡和明軍砍殺,而彆處均有寨牆所擋,隻得跟在綠營兵後麵,隻待白廣恩和李本深打退明軍阻截,再縱兵追殺。

白廣恩和李本深看到索渾兵到,隻得對視一眼,指揮著麾下軍馬往寨牆上猛攻。

城寨之上,殺聲震天,陳文和白安保護著百姓則拚命地往紫溪山退去。

正是:

明清楚雄大交兵,

持矛舉火破連營。

非是明軍引火計,

隻緣三桂養寇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