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遠東小說
  2. 永曆十四年
  3. 第二十八章定策
三頭蛇王 作品

第二十八章定策

    

-

[]

吳三桂自金虹關下被李定國侮辱之後,羞惱成怒,連續三天,調兵遣將日夜攻城,卻是被李定國死守城關,不得寸進。

隻得命士卒在關城之前修建土山,以為居高臨下之計。

又遣信使前往昆明,著信郡王多尼,平郡王羅可鐸,再派大軍進取永勝,一則消滅永勝明軍,二則從永勝或走阿留山山道,或走北麵官道側擊麗江。

此時多尼病情雖有好轉,但是尚不能坐衙理政,昆明大小事務依舊由平郡王羅可鐸總領。

羅可鐸最近心情一直不好,前幾日剛剛收到永勝戰報,孫思克和楊國柱敗亡,讓他速發援兵。

他隻得將昆明最後的一支駐防綠營白廣恩部二千餘人調往鶴慶府,協助馬寶穩定金墩渡防線。

今日又收到吳三桂的急遞,讓他出兵永勝,可是他卻又從哪裡抽調兵馬。

雲南的清軍雖說有十餘萬人,但是滇省剛剛平定,地方不寧。時常有明軍殘部襲擊縣城,騷擾地方。

多尼當時也是無可奈何,隻得分兵諸府,用來鎮壓明軍殘餘。

吳三桂此次出戰麗江,將昆明,楚雄,曲靖,諸府的兵力抽掉一空。

他現在手上更是捉襟見肘,此刻昆明僅僅剩餘滿蒙八旗五千餘人,漢軍八千餘人由寧南靖寇大將軍阿爾津統領。卻是不可輕動。

羅可鐸心中暗罵:“吳三桂真是徒有虛名,屯泰也是廢物一個。”

不過他心中雖恨,卻是無可奈何,隻得召寧南靖寇大將軍阿爾津,廣西提督線國安等人入府商議對策。

阿爾津看到吳三桂急遞後,心中亦是著急,對著羅可鐸等人正色道:“平西王頓兵於麗江,急切不能攻下。從昆明到麗江,官道崎嶇,一路俱是山道,糧草轉運困難。若是曠日持久,則我大軍危矣!”

羅可鐸和線國安俱是知兵之人,不停的頷首稱是,線國安更是拱手道:“不知大將軍可有良策?”

阿爾津指著地圖對眾人說道:“我意抽掉滿蒙八旗和漢軍旗,再調廣西府左標遊擊王進寶,廣南右標遊擊趙良棟兩部人馬,再會合姚安府陝西副將張勇部,出姚安府直驅華坪攻取永勝。”

又看著線國安說道:“線提督帶本部人馬會同大理李本深部扼守金沙江。以防李逆鼠竄。”

羅可鐸皺眉道:“如此再抽調軍馬,則廣南,廣西諸府俱空,倘若亂兵搶掠諸縣,為禍不小。”

阿爾津哈哈大笑道:“明軍殘餘不過是蘚芥之疾,平郡王何必多慮。隻要咱們攻拔永勝,北可經永寧府襲取寶山州,到時候東可擊麗江,西可攻永昌。李賊就算有通天之能,也隻能束手就擒了。”

線國安深以為然,連忙附和道:“平郡王,大將軍所言極是,隻要消滅偽明朝廷,那些亂兵待我大軍回返昆明,翻手可滅。”

羅可鐸終於下定決心,便是令線國安率本部兵出鎮大理府,總督鶴慶,大理軍務,務必守住金沙江防線,不得讓明軍南渡。

又令阿爾津抽調滿蒙八旗兵六個牛錄,漢軍鑲黃旗,鑲藍旗十二個牛錄。起滿蒙大軍五千餘人,加廣西,廣南,姚安諸府綠營萬餘人,進取華坪。

阿爾津,線國安自是依令而行,回府之後,便著信使前往各處調兵。又令部將籌措糧草,準備軍械。隻待軍糧齊備,便可揮軍北上。

李興自攻取永勝,殲滅孫思克之後便是在北勝州暫時站穩了腳跟。

他一邊調派秦風和萬有才所部攻掠北勝州諸縣。一邊將降兵和老兵混編進行整訓。

由於此前連番獲勝,滇南軍所得錢糧頗多,李興也不吝嗇,米飯肉食亦是不斷供應,所有士卒俱是一視同仁。便是李興自己也是常常訓練完畢就在軍營搭夥吃飯。

眾俘虜見李興平易近人,加上待遇較之以前在綠營時更好,所以也是漸漸歸心,凡有軍令俱是無有不從。

瀾滄守軍不過一個千總隊三百餘人。萬有才的哨騎剛到城下,千總吳四德便是開城投降。

華坪守將更是乾脆,他本是姚安府守將,陝西副將張勇的手下,風聞明軍要來,便是一把火點著了糧庫,帶著幾百個手下南投姚安府而去。

秦風追之不及,隻得望江而歎。

自萬有才,秦風奉命出征之後,李興又命令陳文率麾下斥候嚴密監視金墩渡清軍動向,並沿著金沙江廣派偵騎。

永曆十三年四月七日,李興依舊帶著親衛頭領王忠在永勝城訓練士卒,馬隊頭領陳文卻是匆匆趕到。

“大人,末將這幾日一直在金墩渡,以及金沙江沿岸渡口打探訊息,昨日偵騎來報,金墩渡又來了一股清軍,看將旗應該是綠營白廣恩部。而大理方向洪門,龍街兩個渡口俱有清軍駐防,目測分彆有一千餘人。

李興一聽,心中一緊,暗暗呼了一聲:“不好”建奴封鎖金沙江一線,必然會出兵進取永勝城。

他連忙吩咐陳文速召秦風部和萬有才部回返永勝。自己則帶著白安和侍衛統領王忠等人前往金沙江方向檢視地形。

“兩崖峻極如登天,下視此江若井裡。”

望著這奔騰東去的金沙江,李興心潮澎湃,在幾百年後有一支軍隊,他們篳路藍縷,缺衣少糧,武器簡陋,但是他們仍然在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之下連續行軍數百裡,在槍林彈雨中強渡過大渡河,強渡過烏江,強渡過金沙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戰爭神話。

李興相信今天自己隻要能渡過金沙江,也一定會編練出一支無敵之師,創造屬於自己的神話。

看著這波濤洶湧的江麵,李興心中已有定計。

他回身對身後的白安等人說道:“據陳文探馬回報金墩渡清軍不下六千,咱們隻能走洪門渡和龍街渡南下大理,我意在龍街渡河,白兄弟你回城之後便點五百人馬於龍街暗中打造木筏。待本將一到,咱們便強渡龍街。”

自從定計南征北勝州之後,清廷寧南靖寇大將軍阿爾津便是積極準備糧草軍械,至四月十日,王進寶和趙良棟所部軍馬便是趕到了昆明。

次日阿爾津便誓師出征,一萬餘人浩浩蕩蕩往姚安府,渡口鎮進發,陝西綠營副將張勇早就在渡口鎮準備好了浮橋。

阿爾津十一日辰時出征,十三日未時便已經率軍趕到華坪,眼見的天色將晚,他便令全軍在華坪休整一夜,準備次日進取永勝。

阿爾津率軍到達渡口鎮的時候,李興便收到了訊息。當即便命令全軍將士收拾糧草軍械,打點行裝。全軍五千餘人沿著往南的官道一路直奔洪門渡口而去。

李興全軍出動,金墩的守軍卻是早就發現了,畢竟兩軍隻隔著一條江。

白廣恩和馬寶兩人駐馬江邊,目送李興大軍一路往東南而去。

馬寶歎了一口氣說道:“看來他們準備在洪門渡口渡江了。”

白廣恩笑著說,據昆明的訊息,線國安帶了七千人進駐大理,又有金沙江天險,明軍若是強渡,無異於找死。

馬寶冷笑道:“當初孫思克等人也是這樣想的。”

白廣恩頓時愕然地看向馬寶。

馬寶正色道:“多尼輕敵兵敗於磨盤山,平西王輕敵,頓兵於麗江城外,連日不得寸進,我等雖然勝券在握,亦不可輕敵。”

白廣恩心中雖然不屑但是表麵上還是拱手道:“馬將軍未預勝,先預敗,本將佩服。”言畢哈哈大笑。

馬寶看著白廣恩又說道:“不管怎麼樣,咱們隻要守好金墩就行。”

說罷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打馬便往金墩鎮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