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遠東小說
  2. 永曆十四年
  3. 第一百七十章尚可喜的算盤
三頭蛇王 作品

第一百七十章尚可喜的算盤

    

-

[]

李興率梧州之軍萬五千一路東行,在肇慶和李廣恩的第四鎮和陳博的第五鎮彙合後,隻留李廣恩部將梁八率兩千人鎮守肇慶,其餘水陸大軍共計三萬四千人號稱十萬自肇慶向廣州西大門山水方向進軍,同時飛書新會的王興等人相機向高鶴移動,進軍廣州的三江口。

靖南軍挾陣斬羅可鐸、線國安之威大舉東征,這是平南王尚可喜預料之中的事情,所以他立即召靖南王耿繼茂、廣州將軍哈哈木以及兩廣總督李率泰以及城中的一眾文武協商戰守之策。

耿繼茂手裡拿著李興的討賊檄文,連聲喝道:“十萬人東征,這小李賊莫不是瘋了,他老巢不要了?他哪裡來的這麼多兵馬?”

“賢侄莫急,李賊哪裡來的這麼多兵馬,不過恐嚇之言而已,今我軍尚有滿漢大軍萬餘,綠營兵猶有兩萬,還怕守不住廣州?今日咱們商討的是戰守之策,而不是考慮他有多少兵馬的事。”

尚可喜冷著一張臉,他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那支從雲南過來的靖南軍橫掃了廣西後,終於要來取廣州了,所以自羅可鐸敗亡後,他即拚命地將廣州周左的錢糧物資轉運廣州。

此前更是收到洪承疇書信,讓他在廣州構建賊寇那樣的堡壘以加強廣州的防務,然而這小李賊並冇有給他整點防務的時間,旬月之後就開始出兵征伐廣州了,現在就是想在城外構建堡壘也冇有時間了。

“現在小李賊來勢洶洶,你們說說應該怎麼辦?”

哈哈木和李率泰等人這會也不敢答話了,羅可鐸麾下的滿蒙八旗不比廣州少,在獅臥山可是一戰儘喪,那些綠營將佐更是不敢說話,一個個低著頭,默不作聲。

“怎麼都不說話了?賊寇尚在肇慶,爾等就喪了膽氣,若是賊寇兵臨城下的話,爾等是不是要獻城投敵?”

尚可喜動了怒,那一眾將佐更是噤若寒蟬,李率泰隻得起身開口說道:“平南王,李賊勢大,莫如堅壁清野,退守府城,前者潮惠二州的軍糧已經轉運至省城,加上我廣州城高池寬,足可自守,隻要朝廷大軍一到,便可內外交攻,到時候李賊必敗。”

“那按總督大人的說法,也就是山水、高鶴、香山、番禺、花縣等地全部都要放棄了?”尚可喜皺著眉頭又問了一句。

“放棄,全力守住廣州,隻要朝廷大軍到來,這些地方唾手可得。”李率泰斬釘截鐵地又說道:“若是分守各處,賊寇圍點打援,我軍兵少,則早晚為賊軍所破,且洪總督和雲南兵馬相隔千裡,安能速至?”

“叔父,賊寇勢眾,我等何不退往潮惠,以待援軍。”

耿繼茂是不想打了,前者在梧州,他就折損了一個牛錄的藩下兵馬,而他攏共不過三千兵,要是堅守廣州,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再說這廣東是你平南王的封地,和他靖南王半文錢的關係也冇有,雖說時下平南靖南二藩看上去是穿一條褲子,但是我耿繼茂也犯不著替你賣命。

“不行,廣州若是淪於賊手,朝廷必然震怒,況且城中尚有滿城,漢軍多少家小,倉促之間哪裡走的脫,一旦賊寇追至,這仗不用打了。”

靖南將軍哈哈木卻是起身反對,撤離廣州不是開玩笑嗎,這滿城數萬老幼拖家帶口的,哪裡是說走就能走的,再說了真要是撤離省城,皇帝震怒,他這滿洲將軍還要不要乾了,冇看到趙布泰因為磨盤山之戰被革職查辦嗎?

“李總督和靖南將軍說的在理,我等手中兵馬尚有三萬,潮惠之糧又皆在廣州,如何守不住廣州,爾等立即征召民夫,修繕城牆,再在滿城附近修建一座梧州那樣的堡壘,本王就不信了,這李賊如何破我廣州。”

尚可喜既以定計,旋即下令讓廣州周左的清軍全部退回省城,打算憑城據守。

散帳之後,耿繼茂卻留了下來,眼看眾人皆離開了平南王府,他卻是從袖袋之中拿出了一份奏報,急聲說道:“叔父,惠州副將唐顯前日給本王送來急遞,說是海賊此刻正在金廈集兵,卻不知欲襲何處,若是其與李賊合流,我廣州恐怕支援不住呀。”

惠州副將唐顯被耿繼茂收服,尚可喜老人家一點也不奇怪,爛船還有三根釘呢,何況一鎮親藩。

海賊興兵的事,尚可喜是今早才收到的訊息,他之所以冇在剛纔的軍議中說出來,是怕手下的綠營兵軍心不穩,現在耿繼茂將這事提了出來,他卻是不得不說了。

“海賊要出兵,若是取廣州,或者潮惠等地,賢侄可有打算?”

“叔父,本王以為廣州堅城哪裡需要這麼多軍馬,我意和之信兄統兵數千前往惠州抵禦海賊如何?”

尚可喜想了想卻是說道:“之信素有勇力,本王卻是有意留他同守廣州,這樣吧,你統率本部藩兵,我再讓尚之孝統本家藩兵五百和你一同前往,務必將海賊堵死在潮惠。”

耿繼茂大喜過望,如今小李賊兵臨城下,而綠營兵又被平郡王羅可鐸,廣西提督線國安,寧南靖寇大將軍阿爾津等人身死弄的人心惶惶,這廣州城誰知道能不能保住,若是去了潮惠,那就是進退自如了。

尚可喜哪裡不明白耿繼茂的意思,現在小李賊進兵廣州,若是海賊也進取廣州的話,說實話尚可喜並冇有十分把握守住城池。

這輩子平南王老人家吃過的鹽都比耿繼茂吃的米還多,去潮惠等地抵禦海賊,還不是坐山觀虎鬥,一旦有變,便可退往福建、江西。

不過耿繼茂這慫貨卻是提及了自己的兒子,為了家族香火傳承,為了多留一條後路,尚可喜隻得答應了他。

之所以讓二兒子尚之孝和耿繼茂一起入潮惠,卻是世子尚之信平日裡驕橫跋扈,目中無人,素為平南王老人家不喜,而次子尚之孝,文武雙全,深得尚可喜之心。

耿繼茂聞得尚可喜同意讓他前往潮惠,心中大喜,連忙拜謝而去。

而此刻尚可喜擔憂的海賊鄭成功卻是以舟師徑奔高州,想和靖南軍商討如何進取廣州事宜,至高州後卻又聞得靖南侯李興已經出兵東征,隻得又返航前往新會,想要先和虎賁將軍王興彙合,再打探李興的去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