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遠東小說
  2. 永曆十四年
  3. 第一百二十九章晉王諭
三頭蛇王 作品

第一百二十九章晉王諭

    

-

[]

李興返回梧州後便著宋廣坤將唐王夫婦安置好,然後就在軍帥府召集梧州的一眾文武官員一起麵見晉王使者。

那使者不是彆人,正是在麗江投降的萬支筆,還有在金虹投降的馬惟興。

原來李定國自永曆帝移蹕之後,便撤出了玉龍關,想要追上朱由榔,卻被吳三桂銜尾追擊,雙方戰了數場,互有勝負,無奈之下隻得退往孟艮,此死時他身邊兵馬已不足五千。

而吳三桂占了永昌之後,更是命吳之茂,夏國相等人分守關隘,隔絕了李定國回返雲南的通道。

此時永曆帝又被馬吉翔挾持逃奔緬甸,李定國隻得和白文選各自行動,由白文選入緬尋找天子,他則留在滇西繼續抗清。

至五月也就是李興大破索渾之時,在雲南的明軍殘部賀九儀、祁三升、魏勇等將分彆來投。

李定**勢複振,便移師瀾滄連接土司繼續抗清,後被清軍擊敗,隻得返回孟艮,直到六月中旬方纔收到郭之奇奏報,時李定國因屢次作戰失利,又擔心天子安危,積勞成疾。

當看到郭之奇言及李興在彌勒州全殲清軍萬人,陣斬清廷議政大臣鑲白旗都統索渾時,整個人似乎都輕鬆下來,又看到郭之奇為李興的請封奏疏。

李定國不由地眉頭大皺,這總督桂、粵、湖廣總兵官,他身為假黃鉞代天子出征的親藩自是可以替天子做主。

但是興國公之爵他哪裡能替天子代授,現在雖然天下板蕩,海內沉淪,他若是替天子作主豈不和孫可望那些篡逆之流一樣了嗎?

李定國深知兵法,既聞李興在滇南大捷,時下廣西空虛,必然前出桂粵,然而桂粵二省的明朝勳貴多如牛毛,或占山自守,或居於海島,就憑李興一個靖南侯的爵位是萬萬不能服眾的。

所以這國公又必須要封,天子又遠在緬甸王都阿瓦,他隻得和鞏昌王白文選以及大學士扶綱等人協商。

白文選和扶綱聞得滇南大捷也是喜不自勝,對於郭之奇請封興國公的奏疏也是大加讚同,表示時局危若累卵,萬不可寒了李興之心。

可是冇有天子明詔誰又敢作主,扶綱到是認為可由晉王和鞏昌王聯名頒佈詔命先加封李興,然後再派人去阿瓦請求天子詔書。

李定國自奉永曆之後一如當日東勳李成棟對永曆一樣恪守臣節,如此僭越之事哪裡肯做。

李定國既然不肯,白文選更不可能附署了,二人一致認為必須先救迴天子然後方可替李興請封興國公之爵。

但是按時間推斷,目前李興必然已經兵臨兩廣了。

未免兩廣的抗清武裝不能同心協力,李定國直接以假黃鉞持節親藩晉王的名義加封李興為提督桂、粵、滇、黔、湖廣軍務總兵官。

並將自己的配劍以及永曆賜予的王命旗牌交予郭之奇的信使,讓其一起帶給李興,為防路途有失,更是派了萬支筆和馬惟興二人護送,更讓二人在李興處聽命。

萬支筆和馬惟興二人本是降將,雖然畏懼李定國,但是對大明目前的局勢卻是毫無信心。

然而滇西邊陲又十分貧瘠,與其在這受苦,不如去尋李興,如果實在不行大不了到山中落草為寇,反正兩廣山地又多,還怕冇地方當山大王。

然而他們一路行來,卻是捷報連連,等他們趕到梧州時,李興已經殺進了肇慶。

二人又驚又喜,驚的是這李興真的太能打了,居然在梧州抗住了清廷的三王圍剿,更是借勢一路殺進了肇慶,他倆不敢怠慢,急遣信使去晉王處彙報軍情。

今日他倆剛剛起身,便接到李興回到梧州的訊息,二人不敢耽擱,匆匆洗漱了一番就直奔李興行轅。

李興聞得晉王使節到了,也是連忙帶人出府迎接。

馬惟興和萬支筆本就是孫可望駕前軍中將佐,和李興軍中的陳博和萬有纔等人也是相熟,眾人寒暄之後。

萬支筆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晉王手諭,靖南侯李興聽令!”

李興連忙躬身行禮道:“末將李興謹尊晉王令諭。”

“前者滇京淪陷,滇黔沉淪,天子南狩,國朝幾無一片寸土,值此天下頹傾之際,滇南提督靖南侯李興屢挫強敵,旬日之內索渾授首,破敵萬餘。”

“孤奉天子詔命,掌萬軍,明賞罰,特晉李興為提督滇、黔、桂、粵、湖廣總兵官,更授孤之劍,及王命旗牌,所轄之地各路明軍不服號令者可斬之。”

李興聽後大喜,連忙恭聲說道:“末將多謝晉王,必定以恢複兩廣,掃平天南為已任。”

郭之奇聞言大急,他可是保奏李興為興國公的,而此次梧州大捷,克複梧和肇慶兩府,就是封王也夠了,然而如今雖然收到晉王諭,但是這封賞卻遠遠不夠。

所以他連忙問道:“本閣請封興國公的奏疏聖上怎麼冇批覆。”萬支筆將手中諭令交給李興後,卻是黯然說道:“晉王自退出玉龍之後,天子已經南狩緬甸,鞏殿下派人聯絡卻毫無訊息,冇有天子明詔,誰敢下旨。”

郭之奇聞言之後也是大怒,如此天下板蕩,海內無主,將士有功而不得封賞,長此以往,豈不寒了天下人心。他此刻不由地對永曆帝生出了一份怨忿之心,晉王尚在國內,如何逃奔緬邦。

其實靖南侯也好,興國公也罷,李興對爵位毫無半分興趣,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下。

但是李定國讓他提督桂、粵諸省軍務,並將所持之劍以及王命旗牌派人送來,這意味著這數省的明軍殘部必須聽他的號令,如果有不從者,可以自行處理。

本來李興占領梧州後,一直想要整合兩廣的抗清武裝和明軍殘部。

但是他隻不過是滇南提督,除了主動歸附的其餘的他根本指揮不動,現在李定國給了他便宜行事的權利,那真是瞌睡送枕頭。

所以連忙拉住了憤怒中的郭之奇,直言不過一個爵位而已,想來等到天子還朝,必然會加恩封賞。

晉王諭宣讀完畢之後,李興便邀請馬惟興等人以及梧州的一眾文武在軍帥府飲宴,並派人去請唐王一同參加。

眾人聞得李興將文村的唐王救回梧州更是鼓舞,隻有梧州知府宋廣坤等幾個降官低頭暗自思索,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