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遠東小說
  2. 永曆十四年
  3. 第一百一十三章水師
三頭蛇王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三章水師

    

-

[]

清軍的大營距離西江清軍水師停泊處並不算遠,江邊炮聲一響,棱堡處的清軍和明軍均是聽得分明。

李率泰和哈哈木心知是明軍部署在白雲山的明軍行動了。

自廣東清軍進入梧州以來,卻是早就探知白雲山駐有明軍。

白雲山遙連五嶺,總扼三江,占地極廣,清軍不過兩萬餘人,如何能圍的過來,所以隻調遣了哈哈木麾下甲喇章京噶裡道來率領五個牛錄正白旗馬甲守在白雲山和明軍棱堡的連接處。

所以從梧州出發的傳令兵很快就將軍帥府的軍令傳到了第四鎮鎮將李廣恩的手上。

李廣恩和梁八、李雄振等人收到軍令後,自是不敢怠慢,自他們入梧州以來,李興便以國士待之,軍械糧草更是如數補充,而李廣恩等人俱是抗清的義士,自清軍進入梧州後,他們在白雲山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想要和那些清軍拚命。

自接到李興軍令,白廣恩和梁八等人商議之後,便決定由李雄振守山,他和梁八各領兩千兵出白雲山,由梁八吸引清軍八旗兵的注意,李廣恩則率部直擊清軍船隊。

梁八領命之後即帶部屬下山,一路大張旗鼓吸引噶裡道來所部八旗兵的注意。

噶裡道來眼見得明軍鼓譟下山,聲勢驚人,隻以為其軍下山是欲增援明軍在梧州城外的堡壘,所以他當即命令麾下各牛錄章京渡過桂江浮橋於三江口備戰。

他所部的八旗兵馬甲雖然隻有一千五百餘人,但是噶裡道來卻是根本看不上下山的明軍,在他看來便是有五千南蠻子也擋不住他馬隊的雷霆一擊。

然而明軍下山之後,並不遠離,隻在山麓處佈置防線。

明軍如此作派,噶裡道來卻也不敢率軍攻擊,這白雲山腳地勢高低起伏不平,馬隊施展不開,而且林木茂密,若是被賊軍打個埋伏,那就得不償失了。

噶裡道來所部的八旗兵被梁八吸引住之後,李廣恩便帶著兩千餘明軍攜帶了數門虎蹲炮,自白雲山東北麓潛行下山。

由於地形複雜,密林遍佈加上噶裡道來的注意力俱在梁八部身上,所以李廣恩部很快就進抵至清軍船隊駐紮的碼頭處。

駐守在清軍船隊處的正是廣州新會遊擊將軍由雲龍和肇慶參將王士慶,自清軍進抵梧州後,他二人卻是略通水戰故而被李率泰調至船隊處佈防。

連續幾日清軍俱是圍著明軍的棱堡狂攻,而清軍船隊駐紮處又在清軍大營的後側,而白雲山處又有八旗大兵,他二人哪裡想到明軍會突然襲擊。

李廣恩也是奸猾,他帶著軍馬來到碼頭處時,卻不急於進攻,而是率軍在清軍船隊的後隊發起了突然襲擊。

“開炮,開炮!”

一枚枚炮子不要錢般地轟向清軍的船隻,更多的明軍卻是劃著簡易的竹筏向清軍的船隊靠攏。

守在船隊後陣的正是新會遊擊由雲龍,明軍開炮的時候,他正帶著幾個親信千總和把總在船艙裡喝酒。

待到明軍炮聲響起,他卻是大驚失色,一把抓起案幾上的腰刀就帶著親信衝出船艙。

入眼之處,一隊隊身穿火紅色明軍軍服的靖南軍正劃著木筏朝他的船隊湧來。

清軍此次攻擊梧州卻是水陸並進,主要是以陸師為主,水軍不過是負責裝卸物資,轉運糧草所用,真正的戰船不過七八艘,其餘基本都是普通的沙船和運輸船,而留守後隊的綠營兵不過三百餘人。

所以明軍一旦發動,清軍的船隊登時亂成了一鍋粥,有情急的綠營兵連忙豎起風帆,想要逃跑。

然而西江並不開闊,船隻相撞之間哪裡還能走的脫,甚至有船隻慌亂之中靠上了南岸,卻是被明軍一擁而上,順勢奪了船隻。

由雲龍肝膽俱裂,他後陣攏共隻有三條戰船,但是各船的守將俱在他駐防的戰船處,根本無人指揮,隻小半刻就被明軍殺到船上,傾刻之間就被明軍奪了船隻。

明軍奪船之後,更是勢如猛虎,將戰船上的佛朗機,火龍貢,大型床弩亂打亂射。

由雲龍失去先機,有心想要逃走,但是他家小俱在新會,隻得硬著頭皮命人升起風帆,想要和明軍死磕。

然而明軍搶占先機之後,更是士氣如虹,一隊隊明軍士兵如同螞蟻一樣在竹筏上拚命地往由雲龍的旗艦湧來。

情勢萬分緊急,由雲龍不敢多想,揮舞著腰刀死命地在船弦處不停地砍殺蜂擁而上的明軍。

然而明軍太多了,一個接一個的明軍將吊鉤拋在船梆上,然後叼著刀就開始攀爬,由雲龍旗艦上不過四五十個綠營兵,又被明軍打了個措手不及,隻支撐了半刻鐘都不到,就被明軍攻了上來。

隨著明軍越來越多,守在船上的綠營兵終於崩潰,不斷地有人跪地求饒,或是仗著精通水性,縱身一躍就跳入滾滾的柳江之中。

由雲龍自知無法倖免,帶著幾個心腹,背靠著船艙死命的搏殺圍攏過來的明軍士兵。

這時李廣恩已經帶著親衛登上了由雲龍的旗艦,他久在肇慶和清軍交戰,自然和由雲龍交過手,當下也不和由雲龍多言,大手一揮,十餘個弓弩手就湧了上來。

由於龍看著麵前明晃晃的箭矢,自知無法倖免,揮著腰刀,咬牙切齒地撲向身前的李廣恩。

“射、射!”

一根根箭矢離弦而出,瞬間就將死命衝突的由雲龍射成了篩子。

清軍戰船前隊的肇慶參將王士慶在明軍突襲後麵船隊時,就知道事態嚴重了,然而他身邊也隻有六百餘綠營兵,想要返回後隊助戰,又被已方的船隻擋住,急切之間哪裡來的及轉向。

那些明軍更是在清軍的船隊中不斷地放火,然後用叉杆將火船向前用力推去。

這時雖然已經入秋,然而兩廣依然炎熱,東南風又甚急,一時間就有十餘條木船著火,那火勢一起,更是藉著風勢,越燒越旺。

整個西江之上瞬間化成一片火海,王士慶此時已經心如死灰,隻得令麾下將剩餘幾艘未著火的船隻向前駛去,然而他心中卻是惶惶不安。

船隻俱損,這梧州的兩萬大軍的糧草物資如何轉運,而平南王等人俱在軍中,自己若是逃回大營,或許今日便是自己的死期。

他正焦急之間,又看到後隊有戰船冒煙突火駛來,那船上的賊將正是自己的老對手李廣恩。

“王士慶,想不到你也有今日,本將就問你降不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