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嗣業 作品

第746章 易容

    

-

站起來提問的人越來越多,還有人提議相親,有人直白地說出自己比同事乾得多能不能加薪,楊風竟然也都答應了。

聶兆權眨了眨眼,隻覺得自己過去一年不爭不搶是傻子。

這次大會資訊量太大了,底下有人還做了筆記,聶兆權自己也得消化好一陣。

公開透明的晉升體係,嚴厲彆樣的員工要求,卻又有著獨一無二的自由和包容,這樣一家公司,難怪老闆會自信,也難怪考覈他時那樣複雜。

如果說聶兆權的心情是複雜有遠見帶著思考的沉重,那其他員工就全都陷入楊風帶來的驚喜炸彈中。

女員工們陷入楊風的魅力中,對自己將來想要成為的樣子有了期待。

男員工們得到了一個確切的回答,隻要進入公司的都被一視同仁,在升職加薪上不會有性彆區分。

之所以現在升上來的都是女員工,是因為她們的各方麵能力都比較出眾。

楊風也直言了升職看重的能力,除了業務能力和協調統領能力以外,也會看重人品和素質,目前公司裡的男員工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冇有學會從內心對人尊重。

不論是對客戶也好,還是對其他人也好,做服務行業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尊重。

在店裡這一點表現最好的一直都是女員工。

本身在服裝店裡女員工就有性彆優勢,還獨占了內衣區域,如果男員工不在其他方麵加強,很難在業績方麵突出。

當然男生也有優勢,嗓門大,敢開口張羅,這對於像尚衣這樣人流量巨大,店裡麵積也大的店鋪來說很有價值。

廠裡工作的人也一樣,如果對手底下完成的產品冇有尊重,那很難超越勤勉老實的女工人。

說老實話不好聽,但有用,這樣的老實話人還是都能聽得進去的。

這都不是指責,這是指路,指一條明路給大家往上走。

結束時,楊風又公佈了一個訊息,年底會迎來一次全線加薪,工作滿一年的日薪加五毛,滿半年的加三毛。

她在所有的人的歡呼聲中離場。

聶兆權騎著車回家,他越騎越快,秋風吹起了髮梢,背上隱隱發熱,他坐在自行車上感覺自己像騎馬的將軍,將要奔赴沙場。

很快就到了家屬院,下車時,連路東正倚在他們家門口催他:“趕緊進來!”

他停下車,冇忍住笑了,臉頰越揚越高,進了屋妻子好奇地問:“發生什麼事了?開心成這樣?”

聶兆權想了想,這個會議上和自己有關的開心事好像也冇有,他沉吟了一會兒:“升職了,開心。”

妻子白了他一眼:“這不是早就升了,你什麼時候有時間我們一起去逛華裳。”

她說著說著也開心起來。

連老師坐在他們家客廳早就等不及了:“快過來給我講講。”

聶教授催他們先吃飯。

聶兆權的好心情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聶教授鬆了一口氣,這個兒子和其他幾個孩子不一樣,他如今對生活有了奔頭,他也能放心了。

連老師以前就是培養工農兵學生的,對於基層企業員工的個人學識素質很是憂慮,他研究過很多企業發展辦法。

所以對何曉萍邀請他去給個體企業辦課堂是很樂意的,當然高報酬是意外之喜。

進了企業之後才發現和他想象中的並不一樣。

他們有自發組織的定期會議,和課堂差不多,也會要求工人識字,工人整體素質比他想象中要高很多。

這讓他對這家企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調查之後才發現其實力與背後的能量比他想象中還要厲害。

比不上海市最大的紡織廠,跟普通單位比起來也不差什麼了。

其盈利更是讓人驚歎,同樣體量的國營單位隻能給普通工人發四十塊的工資,盈利上還經常叫苦。

而在這家企業工作的工人至少能領到六十塊的工資,就他上課的那些學員來說,每個人的工資至少在一百塊以上,實際上應該是更多。

他還冇研究明白,這樣的高工資反倒是先騙走了他的傻兒子。

天天嚷嚷著要去那兒上班。

兆權在工地工作都冇見被迷惑。

不過今天過後連老師也不能確定了。

聶兆權洋洋灑灑地說了一通公司的前景發展,什麼第一家全國連鎖企業,第一個個體出口品牌,還要發展幾十個衍生子品牌,成為一家集團企業。

這太遠太空,聶兆權又是剛剛聽完無處消化,藉著飯桌上人多直抒胸臆了,把連老師和聶教授聽得麵麵相覷。

連一直嚷嚷著等他回來的連路東都猶疑著問:“兆權,你不會被騙了吧?”

很快他們就知道冇有被騙,因為連路東帶領的建築公司拿下了區政府行政辦公樓的建設工程。

這是楊風給搭的線,這意味著星橋建築公司正式從內部獨立。

也意味著公司能和更多的人合作,能聘用更多的專業人才了。

有政府在背後,不論是調用建築單位的人還是從中專大專學校招人都能辦了。

圈子和圈子也是不一樣的。

聶家回來恢複工作,這是聶兆權能進入圈子的標誌,而他冇有工作也冇考上大學,身份自然落在了圈子的最底層,幾乎和不學無術成天揮霍的那一批人掛等號了。

連路東在一個不是很重要的行政單位工作,但又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領導,這叫圈子裡的普通人。

而聶兆權總管了這麼大的一個工程以後,整天接觸的也都是各個單位的領導,他的地位一躍來到了圈子的前列。

很多人對他的資源好奇,瞭解一些內幕的知道這工程背後拍板的人不簡單,就對他更好奇了,一時之間上門的,邀約的都接連不斷。

聶兆權升職以後,楊風就給他批新的宿舍了,讓他選一套兩室一廳的搬過去。

海市的房子大多都他過得手,哪兒的位置好,哪兒的麵積大,他心裡門清,選了一套離妻子大學近的搬了過去。

所有房子都是白牆瓷磚地,大的裝好了的,他又捨得給房子花錢,一千塊全花進去給房子裝修了。

暖房請了自己和妻子兩大家還有連路東一小家和連老師夫婦。

這麼多人客廳擺了兩張大桌子也都能坐的下,比現在大多數小年輕都要過得好了。

老人看了他們的房子連連點頭稱讚,日子好起來了。

連路東妻子過去還有些看不上聶兆權,認為自家日子好多了,看到這房子也說不出那樣的話了。

她羨慕,連路東自己又何嘗不羨慕。

學校教室改成的單間宿舍能和這寬敞明亮嶄新的兩室一廳比麼?

聽聽這狗大戶說什麼,以後績效好了就蓋三室的,更好了就蓋洋房,住三層洋房去。

聶兆權妻子也是個家境好的,她看中了聶兆權獨特的氣質,對聶兆權的本事倒冇多大的期待。

她曾經甚至天真地想自己將來工作了肯定能養得起家,就由自己來養家吧。

冇想到她還冇攢下錢,聶兆權就讓自己過上好日子了。

聶兆權一個姐姐看他們家連櫃子都打了新的,兩間屋子都有。

很有憂患意識地問:“兆權,你這單位真能一直賺錢?你這一回可花的太狠了,就算髮了那麼多錢,你也應該攢著點,萬一以後賺不了那麼多,錢又週轉不過來就不好了。”

他的一千塊錢獎金和華裳的代金券是全家都知道的,但五千的年薪知道的人並不多。

聶教授也是這個意思,還冇穩定下來就先彆說。

連路東也豎起耳朵認真地聽。

“姐,放心吧,這個工程做下來獎金也不會少的,家裡開銷也就吃穿住行,我們倆吃住行不愁了,穿也不愁了,現在的級彆,生病公司都給報銷,將來有了孩子也有養家費,年底加薪我這屬於乾滿一年的,以後每個月都漲十五塊工資。”

“十五塊?”

一群不知內情的人都驚訝了,整個屋子裡也冇有一家是真正的窮人,可升職不容易,加薪更不容易。

一個月十五塊,一年就是多一百三,難怪出手闊綽了起來。

連路東可是知道他已經加過一次薪了,冇想到這次加薪還有他的。

他羨慕地問道:“問什麼你已經加過一回了,還有你的啊?”

聶兆權今天聽了他好幾次用這種語氣說話了,當然懂他那種酸酸的心情。

“這次加薪是全線加薪,也就是說不論是誰都可以加。”聶兆權說著嘴角翹起來,“不過有一個人冇有,就是我的前上司嚴旭。”

他發自內心地說:“路東你要是真想來,我建議趁早,趁著大老闆還在,趕緊決定,不然過一段時間走了,你再想進來就很麻煩。”

連老師在一旁冇有說話。

連路東還冇有迴應就被聶兆權姐姐打斷:“說什麼呢你,人家路東那麼好的鐵飯碗乾嘛不乾了去找你們這種個體戶,你這是冇辦法了,纔去的,現在情況好了,也是你運氣好,路東都有鐵飯碗了再出去你這不是害人呢?”

大家都知道聶兆權姐姐是好心,不想讓聶兆權承擔責任,也就冇有繼續這個話題。

不過聶兆權送客的時候還是提醒了一句:“路東你最好今天就好好想想吧。”

他也是看連路東實在厭惡教書的生活才提的。

再加上連教授比普通家長要開明很多。

連路東出門走了一會就決定:“爸,今天我們回去住。”

連老師歎了一口氣說道:“那就回去吧。”

年輕人有廣闊的天空可去,攔是攔不住的,發展的機會越來越多了,說不定真的能成呢?

連家父子在這一天討論了很多,一直到深夜,連路東甚至說服了妻子讓他辭職。

然而當他懷著獻祭的心情找上楊風時卻被拒絕了。

“我承認我見到一個男性求職者是高興的,但是你麵試的是店長這樣一個高級管理的職位。

即使你擁有多年的工作經驗,我也不認為你能勝任這樣的工作。”

這樣不留情麵的拒絕連路東的意料之外。

他看著對麵身著中袖白毛衣搭長半身裙的楊風,感覺自己和這位美得不像真人的老闆距離十分遙遠。

他現在知道楊風也過了三十歲了,和他年紀差不多大,但看樣貌,楊風能比他年輕十歲,看氣勢卻是他再過十年也可能達不到的。

連路東沉默了一小下,他不是隨隨便便做得決定,他和父親一同商議,對公司有了很深的瞭解纔過來的。

他畢竟不是小年輕,麵對拒絕還是堅持開口,“我比大多數男人都更在乎外在形象,我也能看得出華裳的潛力,對女人的衣服也瞭解得多,我並不抗拒和女人打交道,我認為我也能給女人賣出去衣服。”

楊風看著他的眼睛問:“但你要麵試的是店長這樣的職務,你怎麼能保證自己比店員的業績更好呢?”

連路東有點緊張,他吞了吞口水:“但是店長和店員不一樣不是嗎?店長更多的是管理好一個店鋪對嗎?”

楊風輕輕搖頭:“店長首先要比手底下的人都優秀才行,不隻是會發號施令,這和你過去的理解可能不同。不過我可以給你一個機會,你不用先辭職,你可以停職或者請假隨你怎麼辦,請兩個月假,到華裳目前最大的店工作兩個月,如果你的業績你能達到店內第一的話,我可以考慮破格聘用你。”

連路東麵試結束還是回的家屬院,跟連老師彙報以後。

連老師反倒放心了不少:“人家這是為你好,能試用,不用直接丟工作也是一件好事,我們現在看到了發展,也不知道具體工作是什麼樣的,你進去先試試也好,萬一不行還有條退路,不用直接堵上後半輩子的前途。”

連路東知道,但他還是有些挫敗。

請了兩個月假,先找聶兆權說了一通,然後纔去報道。

聶兆權給他的答覆也是,這就是公司的行事風格,對人要求高卻留一線,把後果給你講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