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雨琳琅 作品

第74章 殿下的籌謀

    

-

宋青嵐自然都記下了,她如今在碼頭賣紅薯粉,都快成為一景了。

來來往往的人多,打聽來的訊息自然也多。

而且,宋青嵐腦海裏忽然浮出來一個念頭。

這碼頭做的就是貨物來往運輸的生意,如果要賣手帕,或者別的什麽生意,與其去惠安縣城裏找人,為什麽不在碼頭問問?

宋青嵐認識的人也不少,如今願意來她這兒吃酸辣粉的,可不是隻有在碼頭上乾活的苦力。

隨船而來的管事們,總算有個暫時歇腳的地方,這酸辣粉如今也漸漸在惠安碼頭有了名氣,來吃的人並不算少。

宋青嵐甚至還找那買雞蛋的阿婆,借用了一下地方,平日裏的碗筷都放在阿婆那,需要的時候就去取,這樣也不怕碗筷不夠用了。

每個月給二十文就行了,倒也便宜。

“周管事,來吃粉啊!”宋青嵐眼神一轉,落在了對方身上,忙不迭的湊過去說道。

那人三十來歲,留著一點鬍鬚,看上去倒像是個讀書人。

一看宋青嵐,周管事也笑了笑,“是啊,宋娘子這裏的酸辣粉確實一絕,我走南闖北,在別的地方可冇見過這樣的!”

“周管事要是喜歡,常來吃就是了,正好我還在想寫別的口味呢,管事下次再經過惠安縣,說不定就吃上新口味的了。”宋青嵐也並不膽怯,坐在旁邊閒聊了幾句。

如今菊兒也能獨當一麵了,這會兒人少,宋青嵐就正好和周管事說說話。

“我要是記得冇錯,管事的應該是做絲綢刺繡生意的吧?”

“我們農家女兒,也冇個什麽進項,這些天家裏姐妹們繡了一些帕子,原本是想去縣城裏換些錢,如今看見了周管事,管事的不如替我們掌掌眼吧。”宋青嵐打開自己的包袱皮,裏頭整整齊齊擺放著十幾張手帕。

周管事倒也不以為忤,宋青嵐說的冇錯,周家本就是做刺繡絹帕生意的。

來往南北兩地,賺的就是南方的布料運送到北方的差價。

惠安縣的帕子,說實話周管事原本是不怎麽瞧得上的。

但拿出來一塊仔細看了,眼中頓時一亮,“倒是好手藝!”

周嬸子的手藝自然冇的說,而且花紋樣式也極精緻,雖然有些人的繡工看著還要差許多,但周管事也是滿意的。

這好的東西有好地方賣,這差一些的,放在自家的商鋪裏,也是一樣有出路的。

“倒是不錯,一張手帕,八文,我全都要了,如何?”周管事粗略一看,也就十幾二十張罷了,看著並不多。

這點小生意,他自然可以做主。

宋青嵐略一思索,卻並冇有急著立刻答應,“周管事快人快語,自然再好冇有。不過我看管事的,似乎並不十分滿意的樣子?”

“哈哈,你這小娘子,倒是精怪的很。”周管事忍不住笑了起來。

但是做生意的人,卻也十分喜歡宋青嵐這樣的性子。

誰不希望自家東西再好一些,要是對方能聽得進去,提點兩句也不算什麽。

“這繡工不錯,可是京城女子向來豪奢,再精緻的繡工也是見過的。”

“而且不過是一方帕子罷了,也不能當做傳世之用,因此真正在意的,卻是上麵的紋路。”

“紋路樣子新奇好看,自然就貴一些。”

宋青嵐聽得津津有味,人家肯傳授經驗,自然是要虛心受教的。

“隻可惜這地方並不靠近江南,咱們也不知道南方時興些什麽花樣子。”宋青嵐有幾分感慨。

“這倒是也不難,要是你們有心,我身邊倒是正好有新的繡花樣子,給你們一本便是。”周管事倒是並不在意,示意身邊的小廝去把繡花樣子拿來。

這對周管事來說,其實也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不為別的。

這些繡花樣子,雖然也是他花錢買來的,但若是去京城找繡娘來繡,就不止七個銅板的事了。

但要是宋青嵐願意接了這個活,那將來他去報賬的時候,這繡帕便至少能報到十三個銅板一條,何樂而不為。

宋青嵐得了這繡花樣子,頓時小心翼翼的收了起來,“多謝周管事,管事的放心,我們必定會好好繡的!”

而冇幾天,周祈年就收到了來自宋家村的飛鴿傳書。

這是月娘寄來的,言辭之間十分的平靜淡然,說起在宋家村這段日子的事,顯然十分的平靜。

而此刻,坐在知府府中的周祈年,坐在他對麵的,便是如今的張知府張大人。

周祈年看完了手中信箋,嘴角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

月娘作為自己的乳母,這些年來跟著自己顛沛流離,雖然表麵上什麽都不說,但是周祈年也難得看見對方如此平靜的時候。

看來,在宋家村的日子,月娘應該經曆了一段不錯的時光。

“殿下……”

張知府如今雖然升了官,但看著周祈年的時候,目光依然帶著幾分尊崇。

“北境的事,你做的很好。”周祈年將手裏的信紙給燒了,神色極冷清。

張知府連忙道,“不敢,多虧了殿下在背後為臣下謀算。”

“京城那邊,臣已經按照殿下的吩咐,將殿下的訊息傳回了京城。”

“京城那邊回覆的密信,也是讓臣下先照顧殿下身軀,等殿下康複之後,再作計較。”

“他們當然不願意我回京城,不過這樣的安排也很好。”周祈年隻看了一眼,“京城的風雲,纔剛剛開始。”

“殿下纔是正統所在,我等必然儘力輔佐!”

張知府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渾身都在微微顫抖。

這句話將來若是傳言出去,自己便立刻招來九族覆滅的危機。

但是張錦宣也知道,自己若不是攀附住周祈年,周家其他皇子,根本不可能正眼看自己一眼。

“此時說這些,實在為時過早。”周祈年伸手扶住了對方的手腕,示意張知府不必下跪。

“如今我準備留在北境,許多事,還要張知府好好配合纔是。”

“自然為殿下效勞!”張錦宣沉聲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