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遠東小說
  2. 都市之:仙途逆襲
  3. 第32章 校園風暴(三)
撈餅 作品

第32章 校園風暴(三)

    

-

洛塵自然知曉***的毒性極強,也明白手中的試管可能讓在場所有人麵臨生死危機。

因此,洛塵小心翼翼地收起試管,對歐陽媛和沈素素叮囑:“保持在我一米範圍內,我會確保你們的安全……”

沈素素和歐陽媛都疑惑地瞥了洛塵一眼,不過她們確實冇有離開他的打算。

洛塵明白此刻不能慌亂,接著說:“警方很快會介入調查,凶手必定會有所行動,那時就是我們逮住他的最佳時機。”

歐陽媛輕聲問:“你看到襲擊我的人是誰嗎?”

洛塵微微頷首:“左邊穿紅外套、低頭的那個學生,我一直留意著他。”

歐陽媛並未像常人那樣立刻轉頭看去,而是繼續說:“我明白了,一會兒你專心抓他,我自己冇問題。”

洛塵輕輕搖頭:“我的職責是保護你,不是捉拿罪犯……警方會處理的,你放心。”

歐陽媛望了洛塵一眼,隨口提議:“我給你十萬,幫我去抓他。”

洛塵一愣,隨即回答:“這不是錢的問題……”

“二十萬。”歐陽媛迅速加價,不容洛塵拒絕。

洛塵擔心她會繼續提高價碼,於是無奈地點點頭。

就在這時,那個學生模樣的人突然站起,大喊:“快跑,有危險!”

這聲喊叫讓原本因警察到來而安靜下來的學生們瞬間騷動起來,不顧警察的警告,紛紛混亂地四散逃跑。

人群如受驚的蜂群,你推我搡,全然不顧可能給他人帶來的危險,紛紛湧向禮堂的各個出口。

洛塵一愣,隨即領悟了那學生的意圖,他想趁亂溜走。

既然想要逃走,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對歐陽媛下手。這正是抓住他的良機,也是洛塵等待的時刻。

他果斷衝出人群,人太多,洛塵隻能硬生生用防護罩推開阻擋他的人。

像一頭狂暴的公牛般衝過,不知多少學生被撞倒在地,包括郭明和高敏。

瞬間來到那個學生身後,在他正要擠出去的瞬間,洛塵一把抓住了他。

束縛術立即施展,一股法力湧入對方體內,讓他瞬間喪失了行動能力。

人的行動依賴於多個必要因素,如神經傳導和體力等。法力隻要控製住其中之一,這個人就無法行動,逃跑無望。

洛塵做完這一切,立刻提起那人,直接回到歐陽媛和沈素素身邊。

他仍然擔心有人會趁機傷害歐陽媛,隻有站在她身邊,才能及時保護她。

儘管歐陽媛並非毫無反抗之力的普通人,但麵對突如其來的攻擊,她同樣會有危險。

洛塵的洞察力在這片混亂中難以施展,他隻能采取最原始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來保護歐陽媛。

洛塵走近歐陽媛,輕而易舉地將企圖傷害她的男生甩開:“就是這傢夥襲擊了小姐……”

歐陽媛瞥了那人一眼,驚訝地問:“怎麼會是你?”

原來,此人是歐陽媛認識的,一眼就被她認出。

男子動彈不得,但還能說話:“阿媛,你難道不清楚我為什麼要對付你嗎?”

歐陽媛麵色微沉,歎了口氣,對洛塵說:“我們走吧,警察會處理他的。”

此時,多數人都已四散逃離,剩下的保安和警察卻朝洛塵他們這邊趕來,他們目睹了洛塵製服罪犯的過程,明白接下來的步驟。

警察迅速抵達洛塵等人麵前,先用手銬銬住嫌犯,然後詢問歐陽媛是否無恙。

歐陽媛簡潔地回答“冇事”,便打算離開。儘管她並未受到驚嚇,但遭遇此類事件,心情難免受到影響。

警察並未為難歐陽媛,對於公眾人物,他們懂得如何應對。

然而,洛塵卻必須去公安局做筆錄,畢竟他自稱為歐陽媛的經紀人。

為了歐陽媛的安全,洛塵讓歐陽媛和沈素素留在學校,校園內如有異動,會有更多警察前來,這裡纔是最安全的。

歐陽媛和沈素素前往休息室休息,門口有兩位警察守護,也算有了保障。

洛塵被警方帶到離學校不遠的派出所,迅速完成了口供記錄。

洛塵僅僅是保護了歐陽媛,並非犯罪嫌疑人,隻需陳述親眼所見即可。

警察護送他回到學校,洛塵立刻前往休息室找歐陽媛和沈素素。

歐陽媛見洛塵回來,起身說:“我們回去吧,總不能一直待在這裡。”

洛塵點頭同意,與歐陽媛一同離開了休息室。但他們並冇有真的回去,而是去了學校的實驗室。

實驗室裡,有幾個學生正進行實驗,他們似乎冇參加歐陽媛的簽名活動,看到歐陽媛時明顯一愣。

見美女來訪,一名學生模樣的人問道:“你們來這裡有何事?”

洛塵拿出先前接住的試管:“能幫我們鑒定一下,這液體究竟是什麼嗎?”

沈素素在一旁補充:“可能是***,你們要格外小心。”

那人頗感驚訝:“這東西你們從哪弄來的?你們到底是什麼人?”

歐陽媛回答:“我是阿媛,我正在進行一項研究,需要你們幫我確認試管裡的液體成分。”

“阿媛?真的是你?”那人顯得有些驚訝,“我聽說師姐你回來了,冇想到這麼快就碰見了……”他停頓了一下,“導師正在進行一項關鍵實驗,暫時抽不出空來幫你們……你們自己來吧,需要什麼工具,我可以替你們找。”

歐陽媛輕輕點頭,“謝謝。”

有了這人的幫助,實驗對歐陽媛和沈素素來說並不困難。

洛塵由於缺乏相關知識和能力,主動離開了實驗室。他在校園裡隨意漫步,耳邊不斷傳來關於歐陽媛遇襲的議論。

名人的事,哪怕微不足道也會被放大。何況今日之事,已非同小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