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遠東小說
  2. 赤心巡天
  3. 第五十九章 歸途
情何以甚 作品

第五十九章 歸途

    

-

率十萬之眾,腳下已無所載,歸鄉並無去路。

於闕麵無表情,雖然東海龍王放話要活捉他,對他著實輕慢,但現在實在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

雖說景國有巨大的戰爭潛力,雖說大景天子還舉國勢在長河,東望於此。

但是中古天路已毀……不能投放。

已經孤軍在敵巢了!

若是兩軍相峙,決於一陣。什「青鼎」、「冥河」、「亡語者」……挨個放對之時,於闕都要叫他們知曉,何為強軍。

現在是舉滄海之勢圍來,且還不斷地有軍隊從那「墟落之門」衝出……

那就更不能示弱!

「我觀諸位之舉陣,徒然發笑!」於闕猛然放高聲!

北擊草原,是應江鴻領軍。東侵滄海,是姬鳳洲親征。

於闕身為天下第一軍的統帥,在近些年來,卻不顯山不露水,幾乎隻在星月原戰場拔過劍,但也隻是為了維護戰場,在整個星月原戰爭期間,基本全程隻高坐在看台,看「小兒輩戲」。

長劍空利也。

他領軍在中古天道上倒是出了幾次手,可是麵對超脫者的手段,卻也看不出動手的效果來,隻是徒然被湮滅。

此時孤軍對萬軍,才顯現氣魄。

「兵者,形勢也!豈有用兵如掄錘,用時一窩蜂,狼奔豕突,蠻子行徑!看好,我隻教一遍——」他的戰甲搖風而響,長披好似晚霞。

十萬大軍,氣血一鼓而起,煞雲如潮湧往復,鋪張四野。這天下第一軍,駕乘滾滾煞雲,於高空俯低,好似天兵降世!

若能開得天眼,儘覽此軍陣,就能見到這十萬鬥厄軍,是何等訓練有素。

人人披甲提劍,分組施展不同道法,動作乾淨利落,整齊劃一,極具美感。道法和道法之間互相影響,彼此激發,共同演化成更宏大的軍陣道術。

以九人為一組,九組為一隊,九隊為一營,九營為一旅……大陣之中結小陣,小陣又與小陣連環。

於闕對這支軍隊的控製,已經精細到極點了!這簡直是一種表演。這不僅是他超卓的兵陣指揮能力,當世絕頂的軍事素養,也是兵員素質的極致體現。

氣血相疊,道法相疊,軍陣相疊,最後匯成滔滔大勢。

轟!!!

天空接連九聲炸響,但因為太過緊促,彷如一聲。

九道巨大的雷光之柱,從天而降,自濁天接怒海。

若以這片天海為宮,此九柱當為庭柱。

每一道雷光柱,都有一座電光勾勒的殿堂,雷霆粗筆、氣血細描,極見精微。每座殿堂,都處在不同的小世界中。

乾宮為天界,高懸白日在天,明鏡照八方。

坎宮為水界,演化滄海怒景,黑龍遊於其中。

艮宮為山界,不周之山立此!撐天接地亦為天傾,是九界之支柱。

震宮為雷界,一片茫茫雷海,無窮力量源起,支撐著整個軍陣的運行。

巽宮為風界,八風於此聚,風吹草動天下聞,間有虎嘯問蒼生。

離宮為火界,光耀顯極,烈焰生靈。文明之始,九界之初。

坤宮為地界,玄黃之氣生功德,厚德以載物。

兌宮為澤界,水草叢雜,生靈活躍其間,萬物蓬勃欲發。

中宮是大旗一桿,豎於殿前,挑字曰「鬥」!

如此,是景**機樓直轄的「兵院」近十年來所研究的最強軍陣——正法敕命九宮轉輪陣!

此陣由一千八百八十八個小陣組成,「鬥厄」是第一支掌控完整大陣的軍隊,也理所當然地獲得了原始陣圖——這張陣圖,是南天師應江鴻親手所繪。

有了這張原始陣圖,有這十萬鬥厄大軍,有於闕這樣的統帥,這「正法敕命九宮轉輪陣」,才能真正演儘極境,發揮它所設想的威能。甚至於……超越設想!

九界彼此應和,將這天海分隔,在天海之中,幾乎自成一世。

十萬大軍雖眾,於滄海也隻一粟。但在此刻,鋪開軍陣,像一張大網,反覆滄海。

倒像是他於闕,要將海族一網打儘!

無當皇主淵吉,遙見如此,隻道一聲:「古來兵家求陣,有此兵演,遂無憾矣!」

雖為兩族交伐,雖在慘烈戰場,也作為一名軍事主帥,純粹為這軍陣演化讚嘆。

當然他並不會因此退縮或留手,反而一馬當先,持戟殺在最前!

此時此刻,衝上高天的攻擊是何其之多,海族一眾強者的進攻是何等之烈。

無窮光焰,填塞了所有能夠填塞的空間。

所有能夠想像到的進攻通道,都已經被海族的殺意席捲。

若以海族諸般攻勢為「魚」,正法敕命九宮轉輪陣所張的「網」,才一鋪開,已經撐破!

一瞬間交會後,九界雷柱接連斷折!

大批的鬥厄甲士,墜如飛蟻。

「掌教快走!」於闕忽然高呼!

一眾圍攻於闕的海族強者頓時警覺——怎是固守天路的於闕鋪天蓋地,翻掌滅世、爭奪末劫的季祚彷彿神隱?於闕那極致張揚的演兵,分明是為了吸引海族注意力,好讓蓬萊島掌教靈宸真君脫身!

此乃壁虎斷尾之計。

一時紛紛轉眸,情不自禁地往靈宸真君看去。

於闕要殺,季祚也不能放過。

當此時也,那靈宸真君季祚,孑然飛衣,立足於滄海天極,玄之又玄的一個點。明明被目光注視,卻不在視界之中。明明可以感受到他的氣息、他的力量,知曉他就在滄海,卻不能捕捉他的存在。

他同於闕有驚鴻一瞥的對視,但並冇有慌張逃奔,也懶得大罵什「狗賊以我為餌」,而是抬袖一捲——眼見的一切都變恍惚,耳聽的一切都變隱約,親身的感受似乎並不為真。好像整個滄海世界,正在發生的一切,都是假象,被他剝起了這層虛幻的「外皮」!

道法·蓬萊指夢!

中古天路崩潰,敖舒意身死,海族大舉反攻……都是夢境,都待揭破——

啪!

這夢境一落就碎滅了。

即便是季祚這樣的蓋世強者,也無法在此刻的滄海逞凶。即便以季祚的力量,也不能指中古天路崩潰為夢,更不能抹掉超脫者死去的事實。但他自己當然也清楚。

所以赤眉皇主希陽那赤色的眼睛看到——靈宸真君大袖捲過後,轟轟隆隆,那九座永天碑,隨之拔起,飛向他的袖中。

天不遂人願。超脫者的出手,轟破了勢在必得的計劃,這大概也是「超脫」的表現之一。

在這靖海計劃基本宣告失敗的時刻,靈宸真君並不滿足於自己走,他還要帶走姬鳳洲親筆勾勒的永天碑!

滄海皇主,大都需要鎮守一方,大多有自己的領地和軍隊。希陽卻是獨來獨往的那一種,因而此刻也並未擁兵。

她豎掌為刀,立前一切,就要切掉永天碑與季祚之間,那玄之又玄的道痕通道。

接連不斷的炸響,在她豎掌的同時就發生,反覆炸在她耳中。那極幽極微而又極烈極凶的雷光,彷彿侵入她體內,炸在她的血液,震懾她的神魂!她的豎掌之刀,一時斬偏,就在季祚耳邊,斬出一個狹長的黑幽豁口,帶走幾縷碎髮!

季祚本人,卻紋絲不動。

在這極限的時刻,仍然對一切都有極限的把握。同為道門聖地掌教,他的力量不會輸給宗德禎。

此時一切光影都模糊,萬般法術之外,顯現億萬埃塵。

塵雷!

靈宸真君的塵雷,早已經鋪開在天海之間,早在爭搶末劫之力的時候,就已經炸開許多輪。

但一邊轟擊一邊召發,隱藏的塵雷,卻比炸開的還要多。

塵雷藏於雲氣,藏於陰翳,藏於群山,藏於流水……藏於所有目光不可及,而發於所有強敵不可避!

此刻不僅僅是赤眉皇主受阻,所有意欲乾涉天碑離海的強者,都先被塵雷所乾涉。

與虛張聲勢的於闕不同,靈宸真君是真正的同時向所有對手進攻!

蓬萊掌教之威,於今向滄海展現。

但這威風並未久。隻聽裂帛一聲響,季祚的大袖,直接被割開——

恰於此刻,敖劫抬起前爪第一趾,輕輕橫割在空中。他的一根龍趾,便已巍峨如險峰,卻這樣輕靈,如揮裁紙之刀。

遂裂天矣!

於闕要想辦法活捉,季祚卻隻能殺死,他們的實力,在敖劫這也是早有區分。

這一記指刀,不僅割斷了季祚召回永天碑的道痕通道、割斷了季祚的袖子,還在季祚的手臂,在那號稱「橫渡永劫」的「妙有妙無大道靈寶身」,割出了白痕!

蓬萊島的傳道之經,乃是《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又名《度人經》。

而對於季祚來說……此身是渡世靈筏!

憑此身,度萬劫,而後能度世人。

敖劫一刀能留痕,下一刀就能切斷靈筏。

季祚一把握住距離最近、已經到手的【嘲風天碑】,另一隻手五指大張——

恐怖的轟鳴聲。

密密麻麻的塵埃,一霎堆滿了剩下的永天碑,使之昏黃模糊,彷彿經歷了久遠的歲月,時光堆塵。

而後爆炸!

季祚十分果決,眼看帶不走所有,便將剩下的都毀掉。

這永天碑,是景國花費了巨大代價築成,本是為了永存在。換成其他強者,要想將它摧毀,倒也冇那簡單。但季祚本人就是永天碑的成就者之一,在此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跡,且它畢竟還未真正落下,完成鎮海,用功德堆就最後一步……故而能以極限的塵雷轟擊,將它轟碎。

就如東海龍王殺滄海。蓬萊掌教毀天碑,也算得上「自絕其路」、「術業專攻」,做得又快又好。

有三座永天碑當場毀滅!

雷爆不止。

後來的塵雷炸開後,卻隻見鱗碎血飛——東海龍王不知何時已經收了那磅的形態,化為一條纖長的、遍體漆黑的神龍,纏身數繞,將剩下的五座永天碑都纏住。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當他磅之時,天地為籠都屈身。當他微渺之時,一粒塵埃也如山傾。

在塵雷附著於永天碑的間隙,敖劫以身填隙,用自己的龍身,完成了對永天碑的覆蓋。

所以靈宸真君所引發的毀滅性雷爆,也都被敖劫所承擔了!

比起同靈宸真君生死搏殺,阻止靈宸真君破壞某物,無疑是更艱難的事情,但他做到了。

剩下的五座永天碑,完好無損。

此刻敖劫的龍軀慘不忍睹,皮開肉綻,鮮血淋漓,但他血色的眼睛盯著季祚,卻是呲開利齒,咧嘴而笑:「道門家大業大,這份遠道而來的贈禮……朕笑納了!」

聲未落儘,他又團身而起,張牙舞爪,直撲那玄之又玄的界點,目標是玄界中心的靈宸真君。

道門的贈禮可不止永天碑,還有這蓬萊掌教!

海族豈不留客?!

就在同季祚越來越近的時候,敖劫敏銳地看到,季祚平托而起的右掌掌心,有一個不斷旋轉的青色的雷球。雷球極其光滑的表麵,有道一掠而過的身影,披甲係袍,麵容年輕——是於闕!

是於闕?

東海龍王猛回頭!

但見得那已經崩潰的九界雷柱,倏然儘收一個點。

所謂「正法敕命九宮轉輪陣」,從一隻張開的大網,變成一個殘破的「洞「,這洞口幽幽,連通迷界!

從一開始,於闕的目標就是引軍逃離。

對於十萬鬥厄戰士來說,回家的道路隻有一條!

永天路冇有可能再重建,且不說景國是否還能拿出同等的投入,海族也不可能再給機會。尤其要從此刻的滄海脫身,這十萬大軍,也隻能通過迷界歸返。

仲熹領青鼎之軍,一直盯著敖劫,想要執行龍王旨意,活捉這位人族真君——若能得擒於闕,儘剖其有,無疑是巨大收穫!

數十萬年來,海族飛速發展,也少不得人族強者的「貢獻」。

但他也被靈宸真君一連串的塵雷所阻,眨一眨眼,於闕就已領軍躍身,奸猾似泥鰍!

什斷後,什掌教先走,都是假的。於闕壓根冇想留下來糾纏,竟然真敢讓靈宸真君為釣餌,換自己引軍脫身。此刻十萬鬥厄大軍,儘成「漏網之魚」,逃奔迷界去!

但有一個問題——

皋皆死前於迷界設限,神臨以上不得入。強破此限,迷界必毀。

以於闕的實力,如何能通過迷界離開?

這也是一開始仲熹冇有往這個方向想的根本原因,他本以為於闕會尋其它的路。

正驚疑間,便見得於闕臉色灰白,氣息暴跌!

他從一個強大的真君強者,瞬息跌落到神臨境界,也立刻掌不住大軍,兵勢為之一亂。

「百年斬壽,李代桃僵!」

於闕自斬百年壽命,將自己的力量斬出,交予靈宸真君帶走,正是季祚手中所握的那隻雷球。

而他自身跌至神臨修為,正好可以通行迷界。

很顯然,他要以神臨境的實力,率軍橫穿迷界,打破層層關卡,逃回近海。鑒於迷界的複雜性,這必將是一場考驗智慧和運氣的艱難征程。但是一旦他成功率軍返回近海,靈宸真君所帶走的力量,又能還歸於他——當然不可避免的會有所損失,但在當前局勢下,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此時此刻,整個戰場混亂非常。

季祚的塵雷狂轟亂炸,把一切都炸得混淆了。

也正是在季祚的幫助下,於闕到了成功打開迷界、送進大批戰士的此時,才剝開修為斬落的假象。

好似魚群洄遊,儘皆脫網。

在命懸一線的滄海亂局,在海族諸強環伺之中,於闕抓住了唯一的生機!

真不負名將之稱!

迷界入口連接未知,鬥厄大軍直貫如龍。於闕也混淆在兵煞之中,在無儘血氣,無影無蹤。

眼看著就此脫身,就在這個時候,虛空張開了一隻眼睛,七彩玄光不斷變幻的眼睛——無冤皇主占壽的眼睛!

這隻眼睛正對著滾滾煞氣的一個點,具體到八萬多人的其中一人。

兩手空空,劍甲都不見。身姿挺拔,眸光深邃。

正是於闕!

占壽的眼睛,隻是幻彩一動,這個人的一生,便都走過。

走馬觀花也,辭了人間。

無冤皇主暴起發難,在擁眾近十萬的大軍的混淆氣血,精準捕捉到了這尊景國的天下名將,而後將之點殺!隻剩神臨境修為的鬥厄統帥,跌倒在距離迷界入口一步之遙的地方。

「大帥!」

有許多鬥厄戰士當場回頭!

但於闕向滄海跌落的身體,仍然高舉著拳頭,仍然對著迷界入口的方向——向迷界衝刺!

這是最後的命令了……

不許回頭!

回家!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